10月12日,由宁夏大学主办、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语言文化对阿传播高峰论坛圆满闭幕。在此期间,同时举办了宁夏大学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研究所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语言政策与语言文化圆桌会议,人民网宁夏频道、新华网宁夏频道、中国青年网、中国日报中文网、银川晚报等区内外媒体都进行了相关报道。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安纯人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宁夏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教育部、国家汉办、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宁夏党委宣传部、教育厅、文化厅等60余名专家和领导出席了论坛。
随着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宁夏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正努力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成为中阿交流合作的桥头堡。当前,中国语言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阿拉伯国家迅速传播。本次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更好地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宁夏向西开放战略,中国语言文化如何在阿拉伯国家更有效的传播,以及如何制定国家语言文化政策来推动这一进程,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等话题做了主题报告及专题讨论。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原司长、国家语委原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会会长李宇明教授做主题报告发言,他指出“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语言是无形之路。共同规划道路、共同修建道路、共同使用道路,需先修建语言之路;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更是离不开语言服务,需要语言支撑。他认为,应该重视语言规划,研究“一带一路”语言状况,了解相关国家的语言政策与语言使用习惯,重视培养“一带一路”上需要的语言人才,大力发展语言技术,打造语言产业,共享语言红利,做好语言服务工作。
中国外文局原常务副局长郭晓勇从美日等制衡中国的“TPP来了”谈到当前中国的国际关系中语言是战略的基础,提出了抓重点、开启新模式、尊重特性、重布局等建议;中国驻埃及前教育参赞霍文杰以“一带一路”在埃及的宣传不力谈到了中国外宣的不力及一带一路是未来30年中国最重要的对外战略,因此要做好规划,讲好中国故事、传好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前院长、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分享了两大古老文明的时代交融发展历程,并就中华文化对阿传播的深厚基础、必要性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清华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罗选民认为,中华文化传播要走国际化的道路,与世界其他文化平等对话和交流是关键所在。一带一路,语言铺路,而翻译是语言铺路的先锋。
民心相通,在于语言文化的融通。本次论坛的召开加强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学术交流,提升了对阿传播的先进理念,推进了相关传播策略顶层设计的研究水平,助力宁夏充分发挥民族和区域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也进一步强化了打造面向阿拉伯国家开放交流平台建设。期间,还举办了宁夏大学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研究所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论会暨首届语言政策与语言文化圆桌会。宁夏大学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门研究语言规划与政策的学术机构。